在青銅峽第三事業部基地辦,坐上了轟隆隆的柴油蹦蹦車來到了青十區,經過48小時的安全隔離,終于在雞舍見到了楊有忠、馮碧玲夫婦。楊有忠、馮碧玲夫婦是地道的陝西延川人,楊有忠憨厚的面容上顯現着陝北人特有的勤勞淳樸和忠實善良,馮碧玲則處處體現着陝北婆姨的精明能幹和任勞任怨,他們有着超于常人的吃苦和忍耐精神 。
土坡坡蓋住緻富路 山溝溝窩住勤勞心
延川是國家級貧困縣,境内溝壑縱橫,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差,農業産業基礎薄弱,大部分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各家幾畝薄地種植的紅棗,楊有忠家也不例外。前幾年因為延川紅棗滞銷,收成下降,楊有忠家中經濟收入下滑。而剛剛又操持着為兒子娶了媳婦的兩口子,背上了20多萬元的外債,巨大的擔子壓的農家漢彎了腰,吃不香、睡不着。2015年一心想着賺錢還債,卻又緻富無門的二人,在同鄉的介紹下走出了山溝溝,告别了土坡坡,成為曉鳴農牧光榮的飼養員。
雞窩窩裡的金蛋蛋勾出幸福的淚蛋蛋
兩口子收拾行囊,走出家門,搬離了世代居住的窯洞洞,走進了養殖場的新天地。
“一進來被這陣勢驚到了,滿雞舍全是雞,這可咋整,我們兩個人養的過來麼。”馮碧玲看着1萬多隻雞在雞窩窩裡咯咯咯咯的叫着,慌了神、亂了腳。見識到一牆操作按鈕的現代化養殖場,經過琢磨,兩口子逐漸弄清了操作方法,摸清了養殖規律,把一舍的雞打理的井井有條。
辛勤的付出自然會有豐厚的回報,雞娃娃變成下金蛋的“金鳳凰”,收蛋線上一天天越來越多的 “金蛋蛋”,讓兩口子完全忘記了披星戴月的疲憊。看着擺放整齊,碼的滿滿當當的蛋車,想起從前的不易,未來的收獲,楊有忠眼裡淌出了幸福的淚蛋蛋。
辛勤生産心舒坦 感謝公司把錢賺
“在養殖場三年,養了兩批雞,把為兒子娶媳婦的外債還清了。現在兒子養了娃,日子也沒啥子負擔了。”楊有忠說着,喜上眉梢,臉上的皺紋也舒展了許多。債還了,日子舒坦了,生活沒負擔了,活得開心了,幹起活也更起勁了,兩口子在青三事業部的生産成績也逐步攀升。
從原來的窯洞到現在的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居住和生活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兩口子覺着日子過得有尊嚴了。“與外面打工相比,我們飼養員的待遇已經很不錯了,免費的房子住着,節日福利發着,工資也比以前漲了不少,錢裝在兜裡得感覺很踏實。這不,今年我們場區的每對兒飼養員都發了一台冰箱。”說起公司對飼養員的關懷,楊有忠夫婦的臉上總是挂着抹不去的笑容。
漢語中,“企”字“人”在當頭,人是企業之本。将員工當成家人,重視員工的幸福感一直是公司的宗旨。随着公司的轉型升級,曉鳴的和諧勞動關系也發生了“脫胎換骨”式的蛻變,“共創、共擔、共赢、共享”成為公司發展新征程上和諧勞動關系的新要義。
楊有忠夫婦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對公司與員工的關系有着樸素而真摯的認識——“隻有公司盈利了,我們才會有豐收”,隻要大家一心一意謀生産,專心緻志養好雞,企業整體效益就會不斷提升,我們在赢得豐厚回報的同時,更能同企業同擔當、共命運,創造出個人與企業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