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最美的東西并不都飄渺、虛幻,并不隻出現在憧憬與想象中,也不都遙不可及,隻要懂得發現,知道親近,更多的“美”來于平凡,最美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封面人物》本期開始陸續推出“尋找最美曉鳴員工”系列人物專訪活動,我們将努力讓那些最美員工走進大家的關注視線,将他們的最美故事告訴廣大曉鳴員工,前行的路上,讓我們身同發現最美的你,感受那滿滿的正能量,一起期待你的“美人”美事——
《封面人物》尋找“最美員工”之:
秋天,一個收獲的季節,黃羊灘的秋天,孕育着曉鳴禽業閩甯各養殖分場一年以來的豐收。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勤勤懇懇的曉鳴人春播秋耕,春華秋實,收獲着一批批種雞的成長和心喜。
一些人、一群雞,一片天地;一件事、一個夢,一個奇迹。這就是對我們和這片土地的最美诠釋。
去年至今,曉鳴禽業黃四區創造企業有史以來不凡的養殖成績,成為全公司各養殖分場人人樂道的佼佼者。單項成績創企業之最,并且雞群正以良好的走勢呈現驚人成績。成績的背後蘊含着黃四人全員迸發激情、凝結智慧、辛勞與汗水。更凝結着管理者馬江精細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标準化制定的嘗試和成功。更驗證了企業2013年以來所提出的“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号召。
黃四成績的背後,更是每個黃四員工自始自終的堅持。更是黃四飼養員們連續400個日日夜夜不辭勞苦的辛苦結晶。全場生産指标(49周時)最高時超過企标11.6%黃四各雞舍目前呈現健康走勢,還将繼續演繹自始自終的奇迹。
毋庸置疑,黃四有優秀的管理者,如馬江、陳凱、虎偉、趙磊(現調黃五),更有優秀的飼養員如:馬繼林、劉生傑、強羅保等等。在衆多優秀之中更有優秀,1#飼養員馬繼林夫婦就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不管做事情首先要有責任心,做了就要把它做好,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每一件事情。”馬繼林夫婦說。現年30歲的馬繼林為人老實、寡言,年輕和睦的夫婦倆幾年前經人介紹從老家秦安來到公司,因其出色的工作、極強的責任心,兩批雞均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其中多次受到公司、分場嘉獎,被公司評為年度“優秀飼養員”、被分場評為“最低死淘獎”“最佳節料獎”。
2010年2月,馬繼林剛剛進入企業,被安排在黃四區養雞,夫婦兩認真好學,很快掌握飼養知識,并且如願的分到了自己的雞舍。工作上夫婦兩認真負責,嚴格按照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要求高效完成各項交待的工作。黃四二期時夫婦兩飼養的4号舍成績優秀。本批雞開始被安排飼養1号舍。其飼養的雞舍本批雞産蛋率最高達96、7%,死淘率最低。合格率、受精率均高于企業考核标準。諸多考核指标中最值得津津樂道的應該是前兩者。而這兩者能說是企業曆史上單項成績之最。後勤人員老劉說1号從開産以來每天的死淘都很低。現黃四1号舍同日齡産蛋率高于企業标準10個點。
要多産蛋,就要精心養雞、降低死淘,工作上的馬繼林夫婦任何事情都要比别人多努力一些,比如轉架時,他們總比别人多轉幾圈。他飼養的雞舍成本控制好、生産效益高。一切來源于夫婦兩的努力。
認真做事隻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對他們來說,把心沉下去做事,是體現一種能力、一份責任和自我價值。其次在他們看來其次要有良好的工作心态,這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這不得不提醒我們去思考一些問題,往往有人會犯眼高手低的錯誤,結果是簡單的工作也做不好,而複雜一些的工作又從何下手?
這就是普通的他們,也是出衆的他們,就如那散發着淡香味的菊花,讓身邊的人始終感受到一片芳香四溢。他們播種了辛苦,收貨了喜悅。
要雞毛蒜皮,隻能雞飛蛋打
在繁忙的工作中,夫婦倆感到自己過得很充實,而且也學到了很多養雞的知識。“現在上班,公司有好的效益政策,隻要自己盡力做好了每一件事情,就會有所收獲。隻要能幹好,我們就會好好幹。”他們說。
夫婦兩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有平常心,從不算小賬,不計得失,覺得隻要是公司要求,分場要求,必有内在的道理。衆所周知,企業諸多試驗都選擇在黃四開展,而黃四均選擇在1号開展。有時候除了日常工作還要配合其他事物,無非給工作帶來幹擾,但是一旦有事夫婦倆都會全力配合。采訪幾個人都不約而同的說他們飼養的雞舍是吃虧較多的雞舍,可即使這樣,夫婦兩還能創造出優秀的成績。這使得每個人都不得不信他們是多麼認真工作的人。
1号舍分兩次進雞,雞齡相差四天,但是考核按最早的進雞時間考核,作為一個飼養員效益獎金等均有影響,甚至影響效益收入,但是夫婦兩從無怨言,覺得隻要雞養得好,還會努力養。他們說 “一直以來,我就是這種心态,隻要在崗位一天,就幹好這天的工作,幹自己的活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不管有多大的成績譽,那也是過去式,要向前看,才能幹得更加出色。”
無論是和同事的協作,還是工作上,夫婦兩始終不計得失,不算細賬。
做和諧員工,和氣很重要
分場生活中,據代理場長陳凱介紹,夫婦兩從沒和同事紅過臉,炒過嘴。無論工作、生活都和其他人相處融洽,無論有什麼分歧、矛盾,他們都一笑而之,當問為什麼有這麼強的親和力,為什麼能與分場領導、同事都相處得這麼融洽時,他又笑了笑。
夫婦兩内心覺得,同事都來自不同地方,能聚在一起也是緣分,和一個村裡生活是一樣的,擡頭不見低頭見,與人相處和為貴,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份。的确,以一顆平常心态對待每一個人,這便是與人相處融洽的奧秘所在。
這就是人見人愛的馬繼林夫婦,這一點黃四人深知,他們是和諧員工的楷模和榜樣。有了夫妻之間的和氣,有了同事之間的和睦,有了與企業的和諧,或許工作起來會更好一些。
夫婦兩希望在企業這個大家庭、大學校裡,能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發揮更好的價值。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發熱發光。
“無意苦争春,隻把春來報”。三年的工作實踐中,夫婦兩用敬業精神奏響了一曲和諧之音。
曉鳴禽業最清潔的雞舍
雞就和人一樣,人既然能在幹淨的屋子裡感覺到舒适,雞就會在整潔的屋子裡産出好蛋。據筆者親眼所見,目前企業所有雞舍沒有一處能整潔過馬繼林夫婦飼養的黃四1号舍。
在日常生産中,夫婦倆每天堅持清潔雞舍衛生,維護各種生産設備,每天清理蛋箱、擦洗燈具、就連宿舍也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人一走進去就感受到家的感覺。
對于各種設備,馬繼林一有空閑就開始維護,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并在每班工作前及結束後,查看舍内重點設備的使用情況并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同時安裝的打雞線其他雞舍或壞或不能用,他的雞舍至今正常使用。
黃四1号雞舍無論是水線、料線的平直度、還是料盤的垂直度、高度、遮網都安裝規範,給人一種整潔的感覺。
做到了這些,就有了舍内的空氣清新,就有了舒适和雞成長的良好環境。才能讓雞快樂,産出好蛋。據蛋庫選蛋人員說1号舍每天出來的蛋個個顔色光鮮,每顆蛋都很幹淨。
掃地恐傷蝼蟻命 愛惜飛蛾紗罩燈
因為高度的責任心、踏實的工作,工作上夫婦倆甚至對自己飼養的雞群有了感情。在他們眼裡每一隻雞就像一個可愛的生命,從破殼而出到歪歪走路,再到翅膀有力,羽美健肥。直到最後的咯咯下蛋、邁入壯年。前後一年多時間所目睹是一個個生命不斷蛻變的心喜和神奇。
一隻雞要産一顆蛋,需要吃許多克料,然後經過不斷的篩選,健康的成長才能長大,懂得它的堅持,就容不下半點粗心。日常管理中夫婦倆懂得關愛小雞。視它們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生命。一隻雞的死亡不但預示着生産成績的影響,更預示着一個生命的終結。正因此,他們的一切行動都順從雞的習性。懂得關愛和呵護。
一批雞從進場到離場,前120個日日夜夜裡,給了雞嬰兒般的呵護,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貨。對雞的熱愛,對于生命的呵護和尊重,雞也會逐一感恩的回饋給人。
對雞的呵護,使得馬繼林夫婦收獲更多的養殖成績和周圍人的認可。偉大的《西遊記》中有句唐僧給猴子的教導,讓我們一起回味這句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的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語。
唐僧道:“有甚話說!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念念不離善心,掃地恐傷蝼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步步行兇?打死這個無故平人,取經将來何用?你回去罷!”——語出《西遊記》"三打白骨精".
後語:
為了拍到更好的人物照片, 舍内照相因為光線原因每次都需要閃光燈,但是閃光燈對于雞群有很大驚擾。每次快門按下,流露在夫妻臉上的都有絲絲不樂意。我想這一觸動遠遠勝過我們收獲一張滿意的照片。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最美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