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美文鑒賞

                    魏曉明:西北狼的“鳴響中國”夢

                    閱讀:2541 時間:2017-02-16 18:27

                      無垠大漠沙如雪,巍巍賀蘭月似鈎。

                      凜冽風中,西北狼豪情萬丈,建立起位于西北荒漠中屬于他的蛋雞産業帝國。魏曉明說他愛戀荒涼,把理想與生命中的最重要時光,都交付于戈壁灘中的蛋雞事業。

                      20年的時間,魏曉明從大學講師身份蛻變成養殖場小老闆,又演繹成蛋雞行業領軍人物、西北蛋雞巨擘;20年的時間,他堅守生物安全理念,在這片大漠裡踐行,并因此受益。

                      大漠孤煙直,斜陽下,西北狼指點江山,暢談着他的“鳴響中國”夢……

                      西北狼的“鳴響中國”夢

                      ——訪甯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曉明先生

                      ■〖本人章摘自《中國禽業導刊》2012年第14期〗

                      ■ 記者 顧華兵

                      西北狼,又名夜月狼,性情勇猛、頑強拼搏、穩健機智、锲而不舍。

                      人稱中國蛋雞業“西北狼”的魏曉明,個子不高卻充分展現着西北大漢的豪邁與激情。在國内各種不同層次和規模的蛋雞研讨會上,總有他的身影。他思維敏捷,言語犀利,有時甚至咄咄逼人,嬉笑怒罵間分析行情,評論時局,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閃耀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給聽者以思索和啟迪……

                      由生産企業向品牌企業的戰略轉移

                      記者:看來西北狼“凱觎”全國不是個傳說。百萬蛋種雞基地,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手筆,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魏曉明:這個基地位于賀蘭山東麓的荒漠上,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的生物安全小區試點項目标準實施。項目建設期2年(2012~2013年),分為兩期建設。将建設标準化父母代蛋種雞生态養殖小區8個,每個小區建有10棟磚混彩鋼頂标準化雞舍。工程已于今年2月開工,計劃10月份一期工程竣工投産。

                      這個基地建設立足西北地區良好的生态養殖環境和天然隔離屏障優勢,它不僅是企業發展的一大推手,我想對于保障我國西部蛋雞養殖區域性安全也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記者:您在河南蘭考建設的孵化基地可不可以看作您“鳴響中國”戰略中的又一步——挺進中原策略?

                      魏曉明:人們似乎習慣把在河南興業叫“挺進中原”,對曉鳴禽業來講叫它“中原策略”也可以吧。

                      去年我們提出了“由生産企業向品牌企業轉型”的戰略,以蛋種雞孵化為核心産品,大力向南開拓市場,構建内貿戰略闆塊,形成“西北市場、中原市場、外貿市場”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戰略布局。

                      公司20年的發展,雛雞銷售區域已由西北逐步擴展到全國範圍,并建立起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所以在河南蘭考投資大規模的蛋種雞孵化場的初衷,首先是考慮全國市場戰略布局的需要,其次是基于資源配置和運送成本等因素。今後,蘭考将成為曉鳴禽業更好的為全國客戶服務的一個中心。

                      西北地區市場小了,我們辛辛苦苦走幾百公裡見個“大戶”養兩三千雞,到中原一看,一個村就可能把我們幾個縣的問題解決了,一個市就能抵我們西北五省區。所以,企業走出去發展是必然的。

                      當然,走出去發展也一定要慎重。我們還不敢在河南養雞,隻敢去孵雞,我們把養殖還放在我們最熟悉的環境、最熟悉的區域,這樣既能得政策之便利、土地之便利,也能從源頭上保障我們的産品質量。

                      一部規劃分步實施,我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我們每走的一步路、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不斷地摸索着去适應客戶發展的要求。

                      記者:業界傳說您有個“精品客戶”策略,是怎麼回事?

                      魏曉明:實際上所有的客戶不論大小都是我們要去尊重的,不存在精品與不精品之說。

                      企業的發展要着眼未來,要居安思危。經銷商時代的小客戶與種禽企業之間可能都有十年二十年的交情,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以當兄弟去幫扶,但你最終幫不了他,他們最終會主動選擇退出的。如果等到他們都退出,你發現最好的朋友、最忠誠的客戶不養雞了,你怎麼辦?所以我們認為要把重點目标放在有成長性的客戶身上,而不是現在願意給你高價的小客戶身上。往往越是苛刻的客戶越是你的目标客戶,他們對種雞提出越多的要求或抱怨,越是要求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就越是我們發展的壓力和動力。

                      我們祖代企業不應該生産便宜而低質的東西,應該生産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像汽車行業一樣有低配和高配之分,但基本的質量一定是要安全的、可靠的。

                      我經常回頭看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沒有太多的技巧,也沒有更多的技術,就是一個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發展規劃,使全體參與者都能分享成功。

                      上市隻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風景

                      記者:青銅峽基地作為募投項目,100萬的種雞規模,2.5億的投資非常大,私募來的錢夠嗎,況且私募的錢不會一次性到位的吧?

                      魏曉明:肯定是不夠的。企業發展一方面靠融資,另一方面靠企業自身的積累。私募作為融資的一個手段來說,隻能作為調味品。私募的進入一是可以改善資本結構,二是可以改善企業的信用、提高企業擴張的機會。由于私募等中介的進入,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度大大提升,現在不用我們找銀行,都是他們主動找我們去貸款。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100萬也不是一夜建成的,就是建成了,還要100萬的人才、100萬的管理能力跟上,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我們在投入資金以外需要重點做的功課。

                      現在看來,企業真要進入良性發展的階段,錢是不缺的,反而技術工人和人才是最缺的。土地等問題隻要跳出原來的圈子看,總會有解決的方法,會有适合你的地方。就像我們在河南建基地,當時說要掏錢買地根本買不到,養殖沒有稅啊,根本不給你地,但是以投資的方式去,尤其戴着拟上市公司的帽子去,就會有人笑臉相迎。

                      我的感受,在中國做企業,一要着眼資本的紅利,二要發掘政策的紅利。搞養殖業靠投機是萬萬不能的,練好基本功是基礎,但還需要掌握技巧把握機遇。開個玩笑,河北華裕那邊,溫總理去摸了他一隻雞,那裡所有的雞包括未來的雞都會增光,出生就不一樣了嘛。

                      記者: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上市的?

                      魏曉明:曉鳴禽業從2010年就開始進入股改等資本運作的階段,2011年引入戰略調整者,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

                      上市是手段不是目的,它隻是企業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風景,這道風景是否亮麗還需要時間的拷量。如果把上市作為目的,甚至不擇手段地去上市,風險會非常大。我們的前面确實有成功者,家禽行業有幾匹黑馬借上市成功轉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遇。

                      把上市作為獲取暴利機會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有,這種好事也輪不到我們養雞的。上市的紅利越來越小,市盈率越來越低,開始時農業公司如果上到創業版,市盈率可以達到60倍,現在可能隻有30倍,等到我們上市時可能不到30倍。市盈率如果低于20倍,就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上市了,自己都舍不得賣了。

                      企業的發展不是圍繞上市,而是可持續發展,是在健康發展的同時順便做上市的努力,不能以上市為目标去發展。

                      記者:聽說你的股權分享策略吸引了一批行業有識之士加入曉鳴禽業,也鼓勵了你的中高層領導,你準備拿出多少股份來跟他們分享,采取什麼樣的分享方法?

                      魏曉明:具體的份額和比例不便于說,但是我可以把方向介紹一下。

                      行業人才都有他們的存在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薪酬上,更要體現在他們的發展前途上。股權激勵是吸引人才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但是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身的造血功能,靠東挖一個西挖一個,是不會長久的。

                      我們暫時不會在非常大的面上來分享股權,股權激勵隻是用于那些掌握公司資源,有決策能力,并且他的行為能在企業有良性放大作用的人。目前的股權激勵實際上是一種承擔,是一種擔當,誰知道這是餡餅還是陷阱呢?絕大多數的人還是采用薪酬機制和複合式的關懷。将來公司真的上市了,可能會在上市之前給更多的員工少量股份回饋,那一定隻是一種回饋,體現出企業對員工的重視。“财散人聚”是企業高明的做法。

                      企業前進一小步,行業發展一大步

                      記者:企業跟人一樣,在世人面前總會留有一個特征或是标記,比如祖代蛋種雞行業裡,每家企業都在業内有着或正面或負面的印記,對于曉鳴禽業來講,“戈壁-生物安全”可能是最好的印記,您認為這是您的核心優勢嗎?

                      魏曉明:人們都在說疫病是影響行業發展最大的問題,“疫情決定行情”,我認為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并不是什麼疫病,而是我們決策者的思路及決策者對自己的管理。得天獨厚的自然養殖環境隻是我們擁有的客觀優勢,主觀上是對生物安全的重視并落到實處。如果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疫病是困擾我們行業的主要因素之一,那麼誰能在生物安全、健康養殖上前進一小步,就能為行業健康發展推動一大步。

                      記者:那麼您是怎麼重視生物安全并落到實處的?

                      魏曉明:根據曉鳴禽業的實踐,我們把生物安全分為基礎生物安全、結構生物安全和運作生物安全。

                      基礎生物安全,即場址選擇上的生物安全。曉鳴禽業各種雞生态養殖基地都位于荒漠無人區,地處戈壁或深山,獨立設場,周圍十餘公裡無人煙,形成得天獨厚的天然隔離屏障,這種“風水寶地”可能是同行很難找到的。

                      結構生物安全,指場區内布局上的生物安全,這就在于決策者的思路和力度了。曉鳴禽業所有生态養殖場采取全封閉式管理,進場車輛采用“盲道化”,場内車輛采用“軌道化”,避免車輛混用帶來的交叉污染;喂料系統采用場外儲藏方式,通過塞盤式飼料自動輸送系統和螺旋自動感應飼喂系統,做到人員與飼料無接觸;飲水采用賀蘭山120米的深井水,通過不透光的自動過濾系統,保證衛生;出糞系統采用公司自創的軌道式高位落差方式,做到糞車不進場,髒道單向化。

                      運作生物安全,泛指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的生物安全,取決于公司運營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實。包括人員管理、全進全出、衛生消毒、隔離防護、日常監測,等等,都是教科書上的基礎知識,關鍵在于嚴格管理落實到位。

                      記者:看來您是生物安全理念不折不扣的信奉者、踐行者,也是受益者。除了生物安全,曉鳴禽業在保證雛雞質量上還有什麼“訣竅”?

                      魏曉明:幹淨、健康、穩定的雛雞産品取決于種雞群良好的生活環境,這除了需要合理的生态布局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外,還需要優良的技術路徑,自動化的設備和先進的工藝流程就是良好的技術路徑。

                      在設備方面,我們的料線系統、飲水系統、撿蛋設備、孵化器等都采用國際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公司引進了梅裡亞的馬立克自動注射儀和一日齡自動噴霧免疫設備;引進了美國Nova-Tech公司的一日齡自動斷喙與免疫注射系統;引進雞舍控制系統,可對溫度、濕度、氨氣、光照等42項指标進行自動控制;公司還自創設計了場内種蛋軌道運送系統和出糞系統。

                      在飼養工藝方面,曉鳴禽業祖代、父母代種雞全部采用高床平養、自然交配的飼養方式。網架離地面1.8米高,自由運動、栖息,種雞健康、灑脫。公母雞采取自由交配方式,便于種群内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充分将父母代的優良性狀遺傳給下一代,同時避免了人工授精交叉感染及人雞接觸引發的疾病傳播風險,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雞群的生産性能和遺傳潛力,保證後代的優質與健康。充分利用雞的原始習性:公雞有病不去交配,母雞有病拒絕交配,保證了受精種蛋高品質,從而保證了雛雞質量的高品質。另外,高床平養的種公雞容易早衰,縮短了種雞後期的供種周齡,可以保證雛雞質量的穩定性。

                      記者:來自最佳生态環境,源自良好技術路徑,帶來更強生命活力。

                      魏曉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行業健康發展需要适度壟斷和全産業鍊

                      記者:種雞行業有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大家都在喊總量太多,沒有錢賺,一方面又都在擴大規模,想以規模取勝。規模化能解決效益問題嗎?

                      魏曉明:不光種雞場,商品代場也在擴大規模,父母代場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下遊商品代場的這種變化。事實上規模化并不能完全解決效益的問題。往往一些非常“美妙”的因素集合到一起,使得最好的雞舍、最棒的設備、最大的規模,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益。到底我們規模化的節點在哪,規模化進程會是怎麼樣,怎麼當“先進”而不當“先烈”?這是值得行業探讨的一個問題,也在于企業決策者的膽識,有膽還要有識。

                      記者:由此造成全行業的産能過剩怎麼解決?

                      魏曉明:産能嚴重過剩已是個不争的事實。在這樣的有病有災,這樣賠錢幾個月的情況下,産品還是過剩,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這些因素,産品會過剩到什麼程度。

                      面對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應對的辦法是适度壟斷和全産業鍊。叫壟斷不好聽,可以叫适度集中,但适度集中最終還是形成适度壟斷。過度競争不是真正的社會公平的一種現象,實際上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國外也是這樣的,無論鋼鐵、礦産,還是農業生産,隻有适度集中、适度壟斷才能使行業相對穩定健康發展,才能使所有的從業者有尊嚴和體面的收益。隻有采取殘酷的方式,淘汰落後的産能,并購、重組優勢産能,才能使社會資源得以充分的優化配置。

                      再有就是全産業鍊能使我們内部交易成本大幅度的下降,資源配置能夠更具合理。就一個雞蛋,容不得那麼多人在裡面賺錢,育種賺完賺祖代,祖代賺完賺父母代,父母代賺完賺商品代,飼料、疫苗、獸藥也都要賺錢,雞蛋又那麼便宜,所以每一個環節都不會有很好的滋味和利潤。

                      加強全産業鍊應該是一個方向,大家都要有這個意識。不少企業已開始做了,有德青源那樣由商品雞向上發展的;有峪口禽業那樣由制種轉向育種的;也有我們和河北華裕這樣由過去的父母代涉足祖代的;還有湖北神丹那樣從單一産品加工進入商品代養殖的;更有正大集團,要做整個世界的後廚房,已完全超越蛋雞這個行業的全産業鍊。

                      形成行業全産業鍊的方式多樣,可以是橫向聯合的方式,可以是兼并重組的方式,不見得非要一個人去做,但是一定要在同一個資本下去做,所有的利潤歸結于商品代,然後依次向上流動。

                      記者:全産業鍊聽上去很美,但小小的一個雞蛋,從生産到消費,過程那麼簡單,似乎不需要全産業鍊這麼複雜。

                      魏曉明:這裡就有一個多元化的問題,這兩年蛋雞行業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雞蛋營銷的多元化。

                      首先是産品的多元化,現在市場上無論品牌,還是價位、功能、色澤等方面都是多元化的程度越來越高。雞蛋的定位上,有河南柳江公司那樣将雞蛋定位奢侈品,一個雞蛋賣二三塊錢,還有十塊錢一個的;而正大公司則将它的品牌蛋定位工薪階層都能消費的。

                      同時,随着産品的細分,渠道細分也越來越多,其中的營銷模式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就拿陝西市場為例,某大型蛋雞企業的模式是,自己生産雞蛋,自己立品牌,然後交給别人去賣;而另一家大型企業則是把蛋雞育成後交給别人去生産雞蛋,然後收回來自己立品牌,自己賣。每一種模式都有它的特點,我們隻有真正的深入研究後,才能夠掌握其真谛,尋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不同的理念在市場上有相應的定位和商業策略,産品細分也好,渠道模式也好,這些變化恰恰證明了我們蛋雞産業,以及雞蛋營銷正從過去的農副産品無品牌差異、無品質差異、無服務差異轉向個性化、多元化、品牌化。世界因複雜而變的美麗,作為同業者,我們要對這些現象抱着敏銳、關注的心态,這正是我們的未來之所在。

                      記者:說到多元化,您認為現在蛋雞的品種是多元化了,還是更集中了?

                      魏曉明:我知道你想說的是國産品種的話題。國産品種的崛起,也是近兩年蛋雞行業變化中一個不争的事實。

                      隻有競争才有行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從競争中拼搏出來的,未來也不會放棄競争去追求烏托邦似的境界,隻是希望面對的是一種有規則的健康的競争。

                      與魏曉明的訪談,一方面感受着他對自己企業發展的雄心和信心,另一方面感動着他對中國蛋雞産業的眷戀和希冀。

                      他說,蛋雞業是一個傳統産業,市場飽和、産品簡單、産業鍊短、深加工空間小。這些不争的事實,注定無法炒出更新的概念,作出更大的創舉。唯有踏踏實實做好基礎工作,認認真真做好每件事情,才有可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同時,雞蛋又是營養豐富、加工保存簡單、食用美味方便、沒有民族宗教禁忌的大衆食品,13億穩定的消費者、每天重複的消費,又給蛋雞産業從業者以近乎無限的遐想空間。隻要我們牢記市場經濟的法則,真心為消費者着想,努力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專心專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得到回報。

                      魏曉明鳴響的中國夢正是中國蛋雞業的明日夢!